返回

第40章 卫生之经

首页
    已经不限于官方公事了,奇闻异事,京城事件,官司,皇帝大臣的小八卦什么的就都有了。

     宋代出现专门抄报售卖的商人,卖牙刷牙膏报纸什么的,像不像今天的路边报刊亭?而且因为售卖的出现,购买者众多,邸报开始固定时间发行。

     明代设通政司管理报纸的出版发行,到清代就更正规了,邸报有了正式的名字:京报,并且出现了晚报:专门在晚上发行的宫门抄。

     1912年,清皇退位,邸报(京报)停刊。

     明清两代报纸的规模扩大,和印刷技术的成熟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。

     两位博士和众判司官为什么一致认为张军的想法不可能实现?就是技术制约。

    全靠人抄写,然后再人工送达,这里面牵扯的人力物力畜力不是小数目。

     毛笔字一天能写多少字?一个人一天能抄多少? 而且医学博士也没说错,乡里之间识字的人太少了,你送了也白送。

    除非安排人来念。

    这又得人力。

     “如果,坻报无须用人抄写呢?只需两三人,日出数百份,如此可能行?” “这个?可是送达还是需要驿馆差人哪?” “设报馆,雇佣闲人,不占驿驾公差。

    从府城车马至州县,州县发行售卖,雇佣闲人至乡里间读诵。

    可不可以?” “其是糜耗府尊可曾算计?从何而出?” “自力更生罢了,一份一文可售得?千份即千文,可够支张?本府十数州县,十数万民户,莫要说万份售卖不得。

     以十日计周,出两份,可行?某并不急迫,此事亦不是着急的事情,慢慢图之,初始由府库填拨耗损,待勾平之日则独立营运,可行?” 两个博士和几个判司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感觉这事儿不好办,但一时却也找不出驳斥的理由。

     “郎君,可知如今纸几何?墨几何?”司户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 众人眼一亮。

    对呀,说来说去还是用纸,老大,你说的再舌如灿花,纸贵呀。

    你能把字写在空气里? “你等到是小看某了。

    ”张军笑了笑,扶膝站了起来,在榻上转了几转:“此事从无至有,总须一些时日,在此间,某着人造纸,出印呃,抄写之法。

     此事,必办。

    坻抄……以后就叫凤翔民报,由经学博士主”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