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52章

首页
    其他人没料到两个人说打就打,到底是平日里一起玩的不好袖手旁观,一个个加入了拉架的行列。

     只是李寡妇和那名妇人都在气头上,双方都拼尽了全力要让对方不好过。

    四五个人拉扯了好一会儿,才终于把两个人分开了。

     两个人的脸上皆挂了彩,渗着一粒粒血珠子。

    被人拉着也不肯消停,你一眼我一语的对骂起来,彼此的祖宗都不知道被问候多少次了。

     好好的一个午歇闹成了这样,最终不欢而散回到了各自的家中。

    只有一个人半途改道,偷偷摸摸的来到了桑家,却见桑家的院门关上了,一看就知道桑家人在歇晌。

     那妇人跟桑家没有多少交情,以前甚至闹过不愉快,这会儿倒是纠结着要不要喊门了。

     蹲完茅坑回来的李二婶看到桑家门口站着个人,仔细的瞅了瞅发现是隔房的大堂嫂侯氏,于是大着嗓门招呼道:“大嫂子,你是不是有啥事啊?” 侯氏吓了一跳,猛地扭头,发现是本家的堂妯娌,不禁松了一口气:“你这大嗓门啥时候能改改,真是要骇死人了。

    ” 李二婶倒是没觉得尴尬,满不在乎的说道:“我这嗓门就这样改不好了,倒是大嫂子你,不是一向跟木嫂子不对付,今儿个咋上门了?” 侯氏本不想说,又想到了什么,眼珠转了转,朝着李二婶走了过去,在李二婶的耳边嘀嘀咕咕说了许久的悄悄话。

     ------题外话------ 亲们觉得怎么报复李寡妇好? 第70章归来 郑庄是四个郑姓村子的总称,分为上郑村、下郑村、前郑村和后郑村,其中上郑村距离李家村最近,两个村子的地域连接在了一处,紧挨在一起的田地以一排排杨树作为分界线。

     相比其它三个村子,上郑村不占地理优势、水田少旱地多,就连庄稼赖以生存的水源也少,村民们的日子大多不好过。

    当然,再穷的村子也有那么一两户小日子过的不错的。

     比如村尾的郑老头家,自从替父从军的大儿子郑凛死而复生回到家后,日子就过的一天比一天好,比起镇上那些富裕的人家也不差什么。

     这天傍晚,在地间干完农活扛起锄头准备回家村民,远远看到一辆马车朝着的方向驶来,不禁止住了脚步暗暗猜测马车是打哪儿来的。

     待马车走近了,村民们终于看清了坐在马车上的人,竟然是郑老头家那位最有出息的大儿子! 透过遮遮掩掩的车窗,村民们清楚的看到了里面堆满的米面布匹,有人羡慕的问道:“檩子,你这一两个月不在家,又是去哪儿发财了?” 檩和凛的发音一样,村里人没有念过书不知道是哪个凛,但是盖房子要用的檩条却是知道的,只当郑凛”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