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539章

首页
    重阳府,不等他派人来接,老两口就自己过去了,一待就是大半年,去年过年就是在那边过的。

     桑榆算的上官运亨通,不过短短五年时间,就从七品编修升到了五品知州,比同期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升的还要快。

    只要任上不出错,三年过后应该还能再进一步。

     不是没有人眼红,却没有一个人敢对桑榆使绊子,满朝文武都知道他得了当今天子的青眼,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。

     都知道早在翰林院之时,还是太子的安毓就亲自提拔桑榆做了讲读。

    通常讲读专为一国之君讲书,那时先帝已经卧床不起,由当今监国,于是,桑榆每天主要做的事,就是给安毓讲书。

     这一讲就是四年,及至安毓继位,才下旨将他外放至重阳府。

     如果一次两次,还能说桑榆运气好,遇到了贵人,那么在桑榆出人意料的升为讲读,桑叶就不再相信这仅仅是运气的事了。

     尤其是在与桑榆的通信中,他曾隐晦的问过她与太子安毓是否熟识,让她胆战心惊数日,做了好几次噩梦。

     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,只能一次又一次在信中叮嘱小弟谨言慎行,勿要侍宠骄纵。

    直至桑榆外放,她才放心下来。

     此时,桑家的正堂里已经坐满了人,大多是村里的老头和老太太。

    她们听说桑老头和木氏从当官的小儿子家回来了,就怀着好奇心上门,冲老两口问这问那。

     桌子上也摆满了茶水点心,供上门的人取用,没让他们觉得被看低了。

     桑老头和木氏的年纪大了,舟车劳顿了两日已经很疲惫了,只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把人撵走,免得被扣上瞧不起人的帽子,以后到底要继续在村子里过活。

     看着一身绫罗绸缎,头上耳朵手腕戴了一整套金饰,精气神也跟自己截然不同的木氏,一位老太太羡慕的说道:“老姐姐,这十里八乡就没有比你更有福气的人了。

    ” 木氏淡淡的笑道:“你说我有福气,我还羡慕你儿孙都在跟前尽孝,不像我那个小的,几年都见不到一面,想的我啊,眼泪都快流干了。

    ” 老太太听罢,脸上的笑纹深了几分。

    确实,她的儿孙不如这老姐姐的有出息,难得一个赛一个孝顺,又都围在身边,不怕哪天闭眼了,想见都见不到。

     一大帮老头老太太聊的热火朝天,直到离的最近的桑叶带着男人孩子过来,那些人也都自觉的离开了。

     “娘,我看您都变白变年轻了,走出去人家怕是以为咱们是姐妹,看来小弟那儿养人呢。

    ”桑叶一进门就凑到木氏跟前,笑嘻嘻地奉承。

     木氏一手搂着汤圆儿,一手搂着元宵,祖孙仨正亲热着,一听桑叶的话,就瞪她:“一来就胡说,传出去也不怕人”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