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5章盛极而衰

首页
    马成了地方军事主官,不再是三公之一,以太尉替(光武二十七年)。

     这事儿得怪第一个穿越者王莽,他当时就是大司马,然后造反了。

    估计从那以后皇帝一听这个名儿就闹心。

     …… 张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,也就是把孟保所率部和凤翔原来的部队打混重新整编,以现在手里这一营为基础,编训成新的部队。

     原来那些将领什么的也肯定不能延用,张军的意思是降职使用,以观后效。

     主要是他手里没有那么多军官可用,而且这个年代人的道德水平相对比较高,他以大唐命官的身份发布命令,也不怕他们反复。

     再说低下层军官也翻不起什么浪花。

     现在算是把凤翔府初步拿下来了,接下来他就要开始以凤翔为基地发展势力,主要精力会放在民政方面,所以军队这边就得快刀斩乱麻。

     四个仅有的属下(有点可怜的感觉)研究了一会儿,感觉可行,也就投了赞同票。

    这事儿就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 别小看古人,唐代从皇帝开始到下面各州府卫所,都不是主官一言堂,凡重大事务都是开会研究才决定,而且还有专门挑毛病的部门,感觉不可行会打回来要求重议。

     就算是皇帝也会遵循这种制度。

    然后,到宪宗后期的时候,他自己把这种制度破坏了,变成了他的一言堂,然后才开始出现朝臣把持朝政的现像。

     君臣开始夺权,一直折腾到大明朝。

     从汉到明,事实上制度方面一直是延续的,这也就是为什么朝代更迭但文明不断的原因。

    (元断明复) 我大清……就不提了。

     咱们看看各朝各代的对外口号。

     秦: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,血不流干,誓不休战!(悲壮。

    秦从难中立,拓我汉家土) 汉:明犯我大汉天威者,虽远必诛。

    (雄壮。

    强汉睥睨四方,驱逐胡夷) 隋:四方胡虏,凡有敢犯者,必亡其国,灭其种,绝其苗裔!(豪壮。

    大隋的时间都在征伐之中) 唐:内外诸夷,凡敢称兵者,皆斩。

    (宏壮。

    宇内无敌,败在了自己人手里) 宋:一寸山河一寸血!吾纵亡国灭种,誓不与贼共立!(壮烈。

    虽然国弱”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
推荐内容